PET分子显像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2019-11-02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老年痴呆,在65岁以上人群中流行率约为1-2%,据估算我国目前至少约有300-400万帕金森病患者。随着老龄化的深入,这一数字将持续增长。典型的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等,基于这些表现作出正确诊断并不困难,但实际上,早在这些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病变就已经发生了,到症状出现的时候病理上的损害已较严重,虽然此时往往能较简单的诊断帕金森病,但往往已经错失了*佳的治疗干预时机。因此,如何在症状出现之前早期诊断帕金森病、提高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正确率是当今帕金森病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在帕金森病的高危因素人群中及时判断是否已经转化为帕金森病至关重要, “梦动症”是*具特异性的帕金森病高危因素,那什么是“梦动症”呢?人们常说“一夜无梦”形容睡眠质量好,但有些人夜间却噩梦频繁,随着梦境出现梦呓、喊叫、拳打脚踢,严重时甚至会从床上跌落而受伤,这种病症俗称“梦动症”,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睡眠疾病,医学术语称作“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英文缩写RBD。“梦动症”的定期监测尤为必要。因为早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出现之前,许多RBD患者就已经出现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出现的病理改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积累,直至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手都、动作迟缓等运动症状。如何利用先进的辅助检查技术在早期发现脑内黑质神经元丢失成为关键。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英文简称PET)是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CT、MRI检查一样也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同的是,它可以应用标记的示踪剂显示目标分子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PET/CT和PET/MR的出现可一次检查同时获得人体结构和生理代谢功能的双重信息,近年来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前评估与疗效评估等方面越来越得到临床医患的认可,实际上PET在神经疾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更具前景和临床价值。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中,通过多巴胺轴显像显示黑质神经元的丢失与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显示脑细胞的活动度,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患者脑内的黑质神经元丢失情况,从而提高早期诊出率,许多患者甚至可以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明确诊断。

 正常人、梦动症患者和不同严重程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能PET显像。从正常-梦动症-PD,双侧尾状核和壳核的多巴胺转运体水平逐渐降低。

另一方面,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与多发性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等十分相似,临床上仅靠症状有时难以鉴别,往往需要有经验的神经内科专家进行长期随访才能鉴别确诊。但这样往往又会耽误疾病治疗时机。此外,上述疾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很不一样:帕金森患者对抗帕金森治疗(如多巴胺替代治疗和脑深部电刺激等)疗效通常总体较好,疾病进展速度较慢;相对而言,多发性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对抗帕金森治疗的反应较差,病情变化、进展较快,所需治疗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在疾病早期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而PET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在疾病鉴别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病理改变的差异,三种疾病在多巴胺轴显像与脑代谢显像中有显著的区别,结合显像与临床评估,我们可以在疾病早期有效的将三者区别开。


帕金森病(PD)、多发性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PET显像。PD表现为苍白球、丘脑、脑桥和小脑葡萄糖代谢增高(红色示)以及前运动区和后顶叶区域葡萄糖代谢减低(蓝色示);MSARP图像表现为壳核和小脑区域葡萄糖代谢减低(蓝色示);PSPRP表现为中脑及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双侧前额叶内侧和双侧前额叶(腹)外侧FDG代谢减低(蓝色示);CBDRP表现为基底节和大脑皮层FDG代谢不对称性代谢减低(蓝色示)。

此外,通过比较多次PET显像,临床医生可以很好的追踪疾病发展变化情况,了解治疗反应,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PETCT的发展和推广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疾病的早期诊断不仅使患者可以尽早进行有效治疗,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质,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因无法确诊而四处奔走的辛劳与焦虑。